世界文艺首页 > 2005年第3期>艺术,我的生命源泉
封面人物

艺术,我的生命源泉

传承中华优秀文化        促进世界文化交流           了解世界艺术的窗口     走向世界艺坛的平台
页面功能 【收藏本文】【字体: 】【打印】 【关闭
 
                    □ 陈蕾伊
  我属猴,是山地之女儿,灵性之造物。这属相决定了我的人生追求。小时侯,我喜欢唱歌、跳舞、画画、写文章,喜欢观察周围的人和物。年轻时,又多了些爱好,喜欢学习儿童与青年心理学。后来竟对《易经》(五行学说)有了兴趣,且还做过一些肤浅的研究。总之,我的这些爱好,在日后的成长中果真起了一定的作用。
  2004年,正是我48岁属猴的第四个轮回年,我加入了中国国际文艺家协会。这协会就像我的家园,让血脉中充满文艺特质而游离于世的我终于有了归属感。在今后的人生中,我将用自己的心血和辛勤的汗水努力浇灌那片色彩斑斓的艺术园地,伴随协会从春天走向夏天以及迷人的金秋。
  我17岁那年,刚高中毕业,父母看见自己的女儿画画,画得真有点象模象样,于是为我找了一位名叫周敏虹的中学美术教师来指导我画画。周老师美术学院毕业,画画在当地很有些名气。他拿出些石膏圆柱体、棱角体以及人面五官的局部和青年分面头像给我学习。他一步步地诱导我画画,去感悟绘画之道。周老师教我画了一幅很逼真的香蕉等物的小水彩静物画,他介绍我学习列宾、门采尔等很多艺术大师的色彩和素描,以及民国时期的中国教学素描范本。我将这些贵族精神食 粮慢慢地消化,尽可能地品味着适合我的那些部份。他带我去风景区写生,也带我挤公共车去郊区体验生活。他告诉我怎样观察环境中的“光中有暗,暗中有光”。周老师教了我三个月的画画后告诉我父母:“您女儿很聪明,一点就明白,是块画画的料,应该接受更好的指导。”因此后来,我便认识了广州美院工艺系的邝声老师(现工艺系主任)。
  1975年4月,我下乡到广东粤北地区做知青,这是我人生第一个转折点。我18岁自己开始正式谋生,画画的机会变得少之又少了。但我却越发思念自己的启蒙老师,他言明意深的教导让我受益非浅。多年后,据他家子女说,周老师身患绝症去世了。我还没来得及汇报自己的成绩和报答他的恩情,他便一个人走了。
  在两年半的下乡生活里,我只在田间劳动了半年,后来便去县委党校接受了一段时间的师资培训,往后便去了学校教书。我既教过小学,也教过初中,做过语文老师兼班主任,也兼教过音乐与英语。我每天面对比自己小不了几岁的学生,心里感到责任重大。本来,我不大喜欢孩子,但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我慢慢地也喜欢上了这些天真无邪的学生们。其中有一件事特让我记忆犹新:一次,多所学校的老师来听我讲课。课堂上,学生们非常配合我,使得这堂课气氛特别热烈,听课的领导和老师对此评价很高。课后,我回办公室时激动得哭了,脸上挂满了欣慰的泪水,因为我的付出得到了回报。于是在那些日子里,我不敢再想画画的事了,我觉得自己更应该努力工作,这样才对得起如此热爱我的学生。自此,我常常备课、修改作业到深夜,而每到早晨,学生们就象和煦的春风一样扑面而来,他们甜美亲昵地呼喊着:“陈老师早,陈老师早!”而每当此时,我那一脸的倦容便会烟消云散了。
  由于我的出色表现,我在农村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还做了知青文艺辅导员。我多么渴望下乡期满后能进美院学习,但我却被命运给捉弄了。1977年国家正式恢复高考,就当我满怀希望准备参加高考时,我在农村却不幸遇到了因司机违章而造成的车祸。在这次交通事故中,我被撞伤了下肢骨,经过一番周折,住进了广州一家专业的中医正骨医院接受治疗。也就是在这时,我才发现了生命的脆弱,我觉得一个人应该万分珍惜自己的生命,在有生之年更应体现出自身的生命价值。乐观的我在伤痛稍好一点后便开始画画了。自然,那些病房里的病友就成了我的画画模特。能下地时,我经常到放片暗房看人体骨骼,结合学习美术人体课本,这样的学习对我画画很有促进作用。因为面对伤痛的出色表现,主治医生特别喜欢我,他不但认我做干女儿,还用实际行动为我做精心的治疗,使我不但没有落下内伤,就连一点外伤也都没有留下。
  在我疗伤的那段日子里,我的家人也给予了我精心的照顾。我的纯满洲血统的贵族外祖母,还一拐一拐地来看我。外祖母的腿是在当年中国沦陷时逃难弄残的。她给我送来了一小蓝很精美的青桃子,让我激动不已。所以,我对桃子有一种特殊的感情,这就是我后来为什么喜欢画桃的原因。另外,来医院看望我的还有我下乡认认的知青好友们,画画老师以及县教育办领导和当时的同事,我对此表示衷心的感谢,并将这种情谊铭记在心当着我追求理想的终身动力。
  我的下乡经历是在我遇到车祸住院中结束的。1978年,我康复出院后,有位姓范的医生介绍我认识了广州画院的黄堃原老师。当时黄堃原老师因要出差不能辅导我,便将我介绍给李醒滔老师。所以,我正式成了李老师的学生,主要学习石膏素描和水彩静物写生等,为我后来创作水彩作品《女人体》打下了坚实的艺术基础。不久,李醒滔、梁照堂二位老师指导我相继完成了油画《大学同窗》、宣传画《鲜花献给人民英雄》和《美的旋律到农家》等参加省美展的作品创作。在那里,我同时认识了女画家吴海鹰老师和她的先生——雕塑家梁明诚老师(后来任广州美院院长),在绘画上,他们都给予了我重要的艺术指导。
  1979年,我到了一家工艺厂搞工艺美术设计(仕女),这是一个全新的艺术领域,白描、书法、篆刻(石刻、玻璃刻画)样样都要涉及。为了能够胜任这项工作,我白天上班,晚上争取两个小时的时间练白描、书法和看篆刻书。
  1980年,我在商业系统工作的父亲让我有机会考进了商业单位工作,这一干就是八年。我先后做过职业培训班班长、播音员、秘书、财会、职业文化辅导员等。1983年因工作需要,被调到一个拥有一千多名职工,其中青工就有800多名的大企业,我在交电商场任交电柜柜长、团支部委员和文艺骨干,多年被公司评为先进团员。1983年我们文艺员工女声小组参加广州市的文艺大奖赛,我任高音领唱的节目荣获专业三等奖。除此之外,我的美术油画《大学同窗》获广州美展优秀奖。
  我极为喜欢学习,自己的工资基本上都投入到了学习方面。画画在某种程度上说与摄影有一定的联系,为了便于积累画画的第一手素材,我在单位买了一台我十分喜爱的上海品牌DF一型海鸥照相机学习摄影。与此同时,我还经常去新华书店选购自己喜欢的有关绘画的艺术书籍,其中包括潘天寿的画册、《广艺舟双楫注》(书法理论书)和文学书籍等。我爱美术,但也喜欢文学,为此还报名参与了中国逻辑与语言函授大学的文学专业学习。
  1980年,我加入广州青年美术协会后认识了广东画院油画家、美术界权威汤小铭老师。后来,汤老师成了我油画创作的指导老师,而我在创作油画代表作《大学同窗》时,汤老师给予了我关键性的指导。我一直为有像汤老师这样的名师指导而深感荣幸。其实,我在还没有认识汤老师之前,我就已经在临摹他和陈衍宁老师合作的素描组画《无产阶级的歌》了,即使现在翻看这些过去的临摹画,也仍觉得很惬意呢!与此同时,我还认识了甲骨文专家、中山大学教授商承祚和书法家周树坚(现广州某地区副区长)二位老师。商承祚老师指导我临《颜勤礼碑》,周树坚老师指导我学习《张迁碑》等,这一切对我的绘画艺术无疑都是有很大影响的。
  1985年,我开始被借调外出从事影视工作。初期,我跟随广州军区司令部情报部到广西靖西地区拍电视剧,当时专业演员少,我作为美工兼化装师,同时还得做配角演员。在剧组我学习了不少绘画以外的知识,这工作与专业的绘画是有明显区别的,它是一个组合,需要大家的通力合作才能完成。我从中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在这种军人作风的熏陶下,我学习写作,其中电视剧简介在广州日报发表,另外还有文学作品在省级刊物《未来作家群》上公开发表。1986年广东电视台招聘新闻工作者,男女各一名,经过半年的选聘,我被电视台留了下来,只因工作体制的缘故而无法转干正式调入电视台。广州市电视台成立前,也曾有负责人找我谈拍电视剧的事,并说到时可顺理成章地调我到电视台当艺员。但我在1987年还是选择调入影音公司做了美术编辑,而将成为演员的梦想埋在了心底。
  1989年,我脱产三个月参加了全国第七届美展的广东美展美术创作班,油画《回春》入选省美展。在汤小铭和林墉二位尊师的推荐下,我于次年元月成为了广东美协会员。而油画《回春》则入选1990年香港中国艺术大展并被编入大展彩色画册。同时,广东画报、山东画报、广州日报、科技日报等报刊也相继进行了刊登报道。
  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不懈的努力终于有了回报,中央美院的大门开始向我敞开了。我办了停薪留职手续。1989年10月的某一天,我怀着无比兴奋的心情乘上了北去祖国首都的列车,我求学中央美院的梦想终于实现了。我有幸参加了由中央美院指导的中国美协基金会城雕?油画研究班的学习。在这里,上午是长期或短期的作业训练,下午基本上是人体速写,晚上是放幻灯片,强化对绘画艺术和雕塑艺术的认知。学科间经常交互渗透。我好象饥渴的海绵突然被放进水里一样强烈地汲引着绘画艺术的营养,接受着有史以来系统而全面的绘画技能和专业理论的教育。
  到北京不久,珠影厂张良导演的夫人王静珠女士(演员)来信告诉我,说广东电视台电视剧《洪秀全》的导演想与我见面(因为演员库里有我的个人资料,我参与了珠影厂张良导演的电影《女人街》的拍摄工作,在此剧里成功地试演了一个比较重要的角色),但被我回信婉言谢绝了。后来王静珠女士再给我来信,说我不当演员真是太可惜了。这真是一个两难的选择,但我最终还是放弃了做演员的梦想。因为我与绘画的缘份更深,我至今也没有后悔过自己的选择。但我仍得感谢那些希望我成为演员的好心人,尤其是象王静珠和张良夫妇这样慧眼识人才的热心人。
  1990年8月,在中央美院结业后,我回到原单位继续做美编。我觉得油画、绘画与装璜设计都属美术范畴,但它们各自却有截然不同的学识与理论。在实践中,我仍然觉得自己的艺术知识不够,很想有机会再进中央美院进修一番。1991年—1992年,经领导批准后,我再次进入中央美院油画系徐悲鸿画室学习。经过上一年的刻苦努力,第二年,我的绘画技巧得到了较大的提高,我不能不由衷地感激中央美院的钱绍武、葛鹏仁、林岗、马常利、马刚、广军、潘世勋、孙为民、李骏、丁一林、闻立鹏、靳尚谊、封楚方等老师的专业指导……
  如今,我的油画作品已被人民日报海外版《艺术名家“金杯奖”》评为金奖,经济日报(经济月刊)书画艺术名家栏目同时将作品编辑到环球网上做一年时间的宣传,并有诗、书、画等作品在中国美协、中国书协和中华诗坛主办的各类大赛与学术交流活动中多次获得金、银、铜奖,并被授予“当代中华文人书画艺术家”、“当代绿色书画艺术家”、“优秀艺术家”、“中华成功人士华表奖艺术家”、“当代优秀山水诗人”、“性情诗人”、“中国杰出文化名人”等荣誉称号。现系中国国际文艺家协会博学会员、高级书画师和名誉理事,中华文艺画报社荣誉理事,中国书画艺术研究会艺术顾问,中国文人书法家协会会员,广东美协会员,中国广播电视学会广州国际联谊会会员等。
  总之,我一个业余画家能够走到今天这个样子,除了自身不懈的艰苦努力外,还与我的父母,以及广东的老师和北京一些朋友的关怀与援助分不开的,这种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感激令我追求的脚步永不停息。生命有限,精神无限,艺术追求更无限。假如人生没有艺术的滋润,我的生命必将枯萎。艺术是我生命的源泉,是我终生的梦想!
  
  作者介绍:陈蕾伊,笔名,陈牡妮蔚,曾用名陈蕴文,女,汉满血缘,1956年8月生于广州。现系中国国际文艺家协会博学会员、高级书画师和名誉理事,中华文艺画报社荣誉理事,中国文人书法家协会会员,翰墨书画院特聘书画师,中国书画艺术研究会艺术顾问,北京华夏京都书画艺术研究院加盟高级院士,广东美术家协会会员。
  1983-1984年,参加中国逻辑与语言函授大学学习。1989-1990年,参加中央美院指导的中国美术家协会基金会城雕油画研究班学习。1991-1992年,于中央美院油画系徐悲鸿画室学习。作品入编刊物有:《中国静物油画》1-2集、《今日中国美术》(中英文)、《中国书画艺术》、《中国当代美术家选集》、《中国书法家作品选集》、《中国写生作品选集》2-3集、《中华绿色诗词书画博览》、《当代中国书画篆刻精品选集》、《当代中国名人名家书画集》、《中国当代书法家博览》、《中华书画宝典》、《中国当代书画艺术家收藏大典》、《当代山水旅游诗词精选》、《性情诗人中国当代诗人情感写真》、《美术大观》、《中国杰出书画家精品集》、《世界知识画报》、《世界文艺》、《中华文艺画报》、《中华当代书画作品博览》、《“世界遗产杯”国际书画大赛展精品集》、《中国创新报道?当代中国人》等。

 


会 员 作 品

 
 
 
 
 
 
 
 
页面功能 【收藏本文】【字体: 】【】【关闭
期 刊 电 子 版
2006年增刊
2006年第2期
2006年第1期
2005年第4期
2005年第3期
2005年第2期
2005年第1期
2004年第4期
2004年第3期
2004年第2期
2004年第1期
 
世界文艺杂志征订电话:010-81911642
www.wlaap.com 《世界文艺》杂志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