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  作家协会
世界文化知识精华
页面功能 【收藏本文】【字体: 】【打印】 【关闭
 
  

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没有给我们留下文化学的专著,也没有给我们留下现成的文化定义,但却给我们留下了大量关于文化学思想的宝贵材料。20世纪70年代,西欧发表了5本马克思晚年的文化人类学笔记。其中4本已翻译成中文:1.《马?卡瓦列夫斯基(公社土地占有制,其解体的原因、进程和结果)第1册,1879年莫斯科版一书摘要》;2.《路易斯?亨?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3.《亨利?萨姆纳?梅恩(古代法制史讲演录)1875年伦敦版一书摘要》;4.《约?拉伯克<文明的起源和人的原始状态>1870年伦敦版一书摘要》。此外,《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德意志意识形态》、《政治经济学批判》、《资本论》、《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等著作也反映了马克思主义丰富的文化思想,这些思想提供了人们研究文化问题的方法论。
  1.马克思主义将文化现象与人类的活动紧密地联系起来,从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中揭示出文化与纯粹的自然存在物是根本不同的。文化是一个由人类赋予了文化意义的自然界.这样的自然界被马克思称为“真正的人类学的自然界”、或文化就是与纯自然相对应的人造的一切。当然,文化的发展必然受到物质生产为式的制约,不存在超然于物质生活之外的“纯文化”。
  2.马克思主义分析了文化的具体形式并从中窥视了文化的社会本质文化的形式纷繁多样,但可归纳为物质形式和非物质形式(观念形态)的文化以及中介形式的文化,如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交际方式、管理方式等等。马克思指出,“人们生产出了呢子、麻布、丝绸……人们还适应自己的生产力而生产出他们在其中生产呢子和麻布的社会关系……适应自己的物质生产水平而生产出社会关系的人,也生产出各种现念、范畴,即这些社会关系的抽象的、观念的表现。”这些论述说明了任何形式的文化,都是人的创造,是人们在特定历史时代和社会条件下的实践活动和理论活动的产物。
  3.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的本质,从而也揭示了文化的本质与人的本质的内在联系。马克思认为人与动物有本质的不同,人是从事劳动即可以有自觉活动的动物,通过劳动可以创造世界人既创造了能满足自己需要的物质世界,也创造了文化世界(精神世界),所以,人的本质表现在他的创造性活动中,也可以说表现在他的文化产品之中,反之,任何一种文化都凝聚了主体人的能力、智慧、情感、观念……等因素。因此,文化在其本质上是人的本质的外化,而人也只有在创造文化的活动中才成为具有真正意义的人,并获得真正的自由。
  4.马克思晚年通过对大量民族学、人类学研究成果的探讨,区分了欧洲和亚洲的生产方式、农村公社;区分了这两个地区文化历史的类型。认为西方社会和西方文化的发展道路不应成为认识世界其他类型的社会和文化发展的唯一模式,世界各民族文化的发展是多样性的、丰富的,单一模式不利于对这种纷繁复杂的文化现象作出科学地解释。
  总之,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思想强调文化的发展是一个有规律的过程.文化不是抽象的,它是社会总体创造力的体现,是人类历史进程各种活动的集中体现。

 

文化史的研究


  文化史与文化史学是分属于两个不同涵义的概念。文化史即传统的文化史研究,它仅以观念形态的文化作为研究的对象,是以狭义“文化”概念为研究范畴的。文化史学则是当今正在形成之中的文化史研究,它建立在广义的文化概念上,并以此为前提去分析和认识一系列文化现象和历史现象。它以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作为研究对象,其内容极其广泛,涉及到考古学、语言学、心理学、民俗学、宗教学、民族学、人类学、文学、古文献学等。外国文化史的研究经历了一个从传统的文化史到文化历史学的发展过程。从广义上理解,西方文化史的写作可以追溯到“历史学之父”希罗多德,他首先发觉了文化史的意念,他的传世之作《历史》堪称西方第一部文化史。但作为近代文化观念的文化史则发端于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在《论通史及各国习俗和精神》(1756年)一书中,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提出了撰写文化史的必要性,这部著作被人们认为是一部简明的世界文化史。伏尔泰作为近代最早的一位文化史家,他的文化史研究还处于草创阶段。他只是为文化史类型的写作提示了某种设想,却未曾留意写一部可供后人值得效法的文化史专著。19世纪,把文化史研究推向前进的是法国历史学家基佐(1787-1879),他的《欧洲文明史》和《法国革命史》把伏尔泰开创的近代文化史研究向前推进了一大步,他与伏尔泰不同的是从一个民族的内部来深入探讨人类精神的发展与进步,更多地关注文化中的动态因素。继承基佐文化史研究并取得卓越成就的,当推19世纪上半叶的英国史家亨利?巴克尔(1821-1862),他那留传至今的《英国文明史》(2卷)不愧为文化史专著中的一颗璀灿之星。他强调指出,人类、社会、民族、文化才是厉史的主体,历史学家应记述人类的全部活动、人民的情况和知识的传播;他比伏尔泰更注意物质文化的叙述。1860年,瑞士学者雅各布,布克哈特的《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出版,标志着西方学术界的文化史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形成了19世纪中期的欧洲文化史运动。该运动旨在反对以德国历史家兰克为代表的所谓正统史家,即把历史归结为帝王将相的活动、伟人的活动,布克哈特力主以更开阔的视野透视各个时代的文化特征与时代风貌;他对西方文化史作出了一系列构想,提出了文化史研究的理论与方万去;他第一次对欧洲文化史上的一次重要文化运动——文艺复兴作了详尽的叙述和相当深入的研究。他的《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文化》被后世学者誉为“现有著作中关于文化史的一部最深刻、最精微的研究著作”。除布克哈特外,德国史学家兰普雷希特、美国史学家兽滨迹、日本史学家福泽谕吉等都主张将历史研究的领域扩大到人类活动的其他方面首先是文化方面,当然,此时所指的仅是观念形态的文化.当今正在形成的文化历史学,与传统文化史不同,它不仅标志着历史研究视野的扩大,而且标志着观念的变化;学者们认识到,文化和历史是有机的统一体,不能割裂二者的内在联系,文化是历史的产物和体现,必须用历史的观点去考察和探讨文化的本质以及探讨文化和历史的关系。只有科学地分析和认识历史上的种种文化现象,才能对厉史作出完整的解释。为此,各国学者将文化厉史学的研究内容集中在以下兰个方面,1.研究各个民族和国家在不同历史时代的文化特征,以及这些特征对历史运动的影响;2.研究人类各种文化传播、交流、融合的过程及其原因;3.研究文化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20世纪初的德国哲学家施本格勒(1880-1936)以及稍后的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1889-1975)分别以他们的著作《西方的没落》和《历史研究》为文化史学的形成作出了自己的努力。目前,文化史学在西方正是方兴未艾。

文化类型浅说


  文化的发展总是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巾运行的。前者造成文化的时代性.后者则造成文化的民族性或地域性。正是文化的民族性或地域性造成了文化类型。因此,文化类型是指不同人种或种族生活在不同的地理生态环境中,并在长时期历史土形成的不同文化体系的生活、行为、思维方式的形态特征。
  考古学家主要依据典型的人工制品体系(如陶器文化、青铜文化)划分文化类型的不同.而人类学家、社会学家、厉史哲学家则比较侧重于各文化体系的风俗习惯层面和文化心理结构层面的研究,侧重于各民族文化的梢神、人生路向、价值系统的区别的研究.并以此划分文化类型。
  外国学者一般把人类文化的源头分为三大类型:游牧文化、农耕文化、商业文化;把近代世界文化称为工业文化,把现代和未来文化称为后工业或后现代文化。
  对于文化类型的研究可追溯至100多年前的俄国丹尼列夫斯基(1822-1865),其著作《俄罗斯和欧罗巴》把历史文化类型分为10类:埃及、叙利亚、巴比伦、腓尼基、卡尔丹或古代闪,中国;印度;伊朗;希伯来;希腊;罗马;新闪族或阿拉伯;日耳曼、罗马或欧罗巴。认为墨西哥和秘鲁文明在早生阶段便死亡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德国历史哲学家施本格勒把历史文化类型分为8种;埃及;印度;巴比伦;中国;希腊和罗马古典;伊斯兰;墨西哥;西方(浮士德)。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把文化类型分为23种之多;西方基督教;拜占廷;俄罗斯(与拜占廷可同属东正教文明);伊朗;阿拉伯(与伊朗可同属伊斯兰教文明);印度;中国;朝鲜和日本(与中国同属远东文明);古代希腊;古代叙利亚;古代印度;古代中国;米诺斯.印度河流域古文明,苏美尔、赫梯;巴比伦;古代埃及;安第斯;古代墨西哥;育加丹;玛雅;中国商代。
  研究文化类型是为了认识人类社会和人类文化的特殊与普遍、多样与统一的关系;进一步研究西方文化类型与非西方文化类型的碰撞、渗透、转型和交融的问题。从而自觉地把握当今文化发展的大势:随着近代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的殖民扩张以及科学技术的巨大发展、人的觉醒,文化的相互影响使得任何一个特殊类型的文化都不可能孤立地存在。民族文化的世界化和世界文化的民族化是一种双向互流的运动。二者互相渗透和融汇是一种不可抗拒的趋势。





                         

会 员 作 品

 
 
 
 
 
 
 
 
页面功能 【收藏本文】【字体: 】【】【关闭
期 刊 电 子 版
2006年增刊
2006年第2期
2006年第1期
2005年第4期
2005年第3期
2005年第2期
2005年第1期
2004年第4期
2004年第3期
2004年第2期
2004年第1期
 
世界文艺杂志征订电话:010-81911642
www.wlaap.com 《世界文艺》杂志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