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经典的形成
记载佛教教义的有关经籍十分庞杂浩繁,统称“三藏”(经、律、论),是佛陀释迦牟尼死后,经过多次会诵编纂、长期辩论研讨逐渐形成的。相传为了继承佛陀的教法,编纂佛教经典,佛徒们曾先后进行过4次“大结集”(集体讨论,结成佛典)。公元前486年,500比丘(男僧)举行了第一次结集,结成经藏(佛所说的教义)、律藏(律为僧侣所制订的戒规),成为佛教原始经典。公元前376年,为排解纷争,700比丘举行第二次结集,进一步修订了佛经。第三次结集是在公元前253年,由孔雀王朝阿育王决定在华氏城召开的。参加者有1000僧人,历时9个月,会上用巴利文和梵丈两种文字撰写记录,此记录为经、律、论三藏的最后定型奠定了基础,并开始向四方传播。第四次结集,是在公元80年,会上又增补了三藏,相传有30万颂,960万言。
现存佛教三藏大致分属以下3个体系:1.巴利文体系:此体系包括公元前3世纪至2世纪以后逐渐由印度次大陆传入斯里兰卡、缅甸、柬埔寨、老挝、巴基斯坦、泰国和中国云南省傣、崩龙、布朗等民族的经典,这些经典主要属于小乘佛教。2.汉语体系:这一体系包括公元前后由印度次大陆通过西域传入中国汉族地区,后又传入朝鲜、日本、蒙古、越南等国家的经典。3.藏语体系:该体系包括流传于中国藏、蒙、土、羌、裕固等民族和蒙古、苏联西伯利亚等地区的佛典。现在佛经已被译成俄、德、法、英、意大利、芬兰等文字。
佛教的“四谛”
四谛即苦、集、灭、道。苦谛是说人生的苦。佛教认为人的一生沉溺在苦海中,是一个痛苦的历程。《五王经》说有8苦‘这8苦是生老病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五受阴苦。
集谛,就是推究致苦的原因。佛教认为苦是由于“无明”(愚昧无知)和欲爱引起的。
灭谛,就是求解脱,消灭苦。佛教认为消灭苦,就是解脱;脱离轮回,是彻底解脱。解脱关键在于消灭欲爱,要做到“欲爱永尽无余”。
道谛,所谓道,就是达到涅般的道。佛教修道以涅般为终极目的。达到“涅般”境界的途径和方法是八正道,即正见、正思、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佛教认为由这八种方法,可使苦集永尽,达到涅般之境,可由“凡”入“圣”,可从迷界此岸通向悟界彼岸。
佛教的宗派
随着社会的变迁,约在公元前4世纪,印度佛教徒发生了第一次大分裂,出现了尊崇传统、保守旧规的上座部和较为进取、提倡改革的大众部。分裂的具体原因,其说不一,有的说是由于在戒律和持守上有了分歧;有的说是由于僧人大众要求改革遭到保守派的非难。之后,佛教内部这种分化的趋势愈演愈烈,公元前3世纪至1世纪为部派佛教时期。在这个基础上,于公元1世纪,形成了大乘佛教。乘是“舟车”、“乘载”和“道路”的意思。后期的佛教自称为大乘,即“大道”、“大业”,而把部派佛教贬为小乘,谓之“小道”、“小业”。
小乘和大乘的区别不仅表现在教义理论方面,而且也表现在修持实践方面。在理论上,小乘一般持“我空法有”的观点,即不承认主体(我)的实在性,但在分析物质世界(法)时却没有完全摈除客体的存在。大乘则主张“我法两空”,既否认了一个实有的主体,也否认有任何客体的真实存在,把佛教理论推向更加彻底的唯心主义。
在实践上,小乘和大乘的分歧,首先表现为对崇拜对象的理解上有所不同,小乘初期只是把佛陀视为现实的教祖和导师,主张佛在僧数;而大乘则把佛陀完全神化,甚至提出佛教二身、三身,以至十身的说法,为他编造了种种离奇的神话故事;其次表现为对经典的态度上,小乘一般墨守佛说,大乘虽然承认小乘的经典,但以此为基础又做了进一步的发挥;此外还表现在修持的目标上,小乘一般偏重于通过长期出家苦修,求证阿罗汉果,即以得到自我解脱为目的,而大乘则认为阿罗汉果不够高级,一主张应以证得佛果为目的,如果暂时不能达到佛的境界,至少可先做佛的候补者菩萨(求大觉之人),菩萨要上求菩提(成道),下化众生,既求自我解脱,又能“普渡众生”;最后还表现在修持的方法上,小乘主张修“八正道”,后来演绎为“三学”,即戒(守戒)、定(禅定)、慧(智慧),大乘除此之外,还兼修“六度”(六种达到涅般境界的道路),即布施、守戒、忍辱、精进、坐禅、智慧。
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的印度,公元8、9世纪以后,由于印度教的兴起、佛教的极度腐败和内部派系纷争,以及频繁的外族入侵等原因,佛教在印度开始衰微,到13世纪消亡。
佛教的四大圣地
公元前6世纪,释迦牟尼在印度创立了佛教。他29岁出家,35岁成道,说法度生45年,80岁证入涅般。在45年的说法中,他的足迹遍及印度,其中著称者有4处,这就是通常说的佛教四大圣地。
1. 蓝毗尼花园。这是释迦牟尼的诞生地,今尼泊尔境内蓝毗尼。据佛教经典记载,释迦牟尼生于公元前566年四月初八日,其父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净饭王,其母名摩耶夫人。传说摩耶夫人梦白象入胎而怀孕。她依时俗返归娘家分娩,行至蓝毗尼花园休息时,在一棵无忧树下生下释迦牟尼。其父净饭王召著名学者为其命名乔达摩?悉达多。乔达摩是姓,悉达多是名,意为一切事情都能成功。而释迦牟尼则是他成道后的尊称,意为释迦族的圣人。蓝毗尼花园便成为召瞰圣地之一。
2.菩提伽耶。菩提伽耶是释迦牟尼成道的地方,今印度佛陀加雅。悉达多29岁时放弃王位继承权,舍妻离子出家,来到当时摩揭陀国的首都王舍城寻师访道。他先后拜访了阿罗逻迦罗摩和郁陀迦罗摩子两位著名的数论派仙人,但觉得他们所弘之道不彻底,又来到伽耶城南的林中,在那里苦行6年,使身体枯瘦如柴,仍无所获。于是来到尼莲禅河附近的一棵毕钵罗树下,以吉祥草敷金刚座,东向螓跌而坐,端身正念,并发誓愿:“我今若不证,无上大菩提,宁可碎此身,终不起此座。”经49天禅定思维,大彻大悟,领悟了无上的谛理,而成了佛陀。毕钵罗树因此而得名菩提树(菩提为觉悟的意思),伽耶城也得名菩提伽耶,成为佛教圣地。
3.鹿野苑。这是释迦牟尼初次说法的地方,现名沙尔纳德。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成道后,传道来到波罗奈斯城的鹿野苑,向先前伴随他苦行6年之久的五位侍者宣说他所证的谛理。这五位侍者是阿若陈如、跋提、跋波、摩诃男、阿说示。他们成为释迦牟尼最初的出家弟子,鹿野苑也因此而成为佛教圣地。现在那里有许多历代建筑的佛塔和寺院遗址,还有一座博物馆,珍藏着“初转法轮”(意为第一次说法)。
4.拘尸那伽。这是释迦牟尼涅般的地方,现名库西那加尔。梵语“涅般”,汉译为“寂灭”,是佛教修行所要达到的最高理想。释迦牟尼证道后,在恒河流域播洒佛法45年,最后年老体衰,欲返故园,途经拘尸那城外的娑罗树林时,身体不支不能再往前行了。其胞弟阿难在两棵要罗树中间,搭起卧铺,将袈裟铺上,佛陀头朝北,右手支颐,面向西侧卧,作了最后遗教,于公元前486年12月8日安然进入涅般(即逝世),终年80岁。释迎牟尼涅般的拘尸那城则成为佛教的又一圣地。
佛教的戒律
五戒和八戒。是佛教男女教徒在家所应遵守的戒条。五戒是(1)不杀生;(2)不偷盗;(3)不邪淫;(4)不妄语;(5)不饮酒。在家男女信徒每年在一定时期要到寺院去受八种戒律。一八戒比五戒多3条:(1)1不涂饰和不听音乐、不看戏;(2)不睡高广大床;(3).过了中午不吃东西。
十戒。指佛教沙弥和沙弥尼所受的10条戒条;(1)不杀生;(2)不偷盗;(3)不淫;(4)不妄语;(5)不饮酒;(6)不涂饰香矍;(7)不听视歌舞;(8)不坐高广大床;(9)不非时食;(10)不蓄金银财宝。
佛教戒条以后越来越烦琐,中国西藏喇嘛要遵守450条,汉族地区的和尚要遵守250条,尼姑要遵守348条,东南亚一些国家,规定和尚要遵守227条。
佛教的主要节日
佛教的一主要节日有佛诞节、涅般节、成道节和盂兰盆会。
佛诞节 又称浴佛节、泼水节或花节,是纪念释迎牟尼诞生的节日。佛教根据“佛生时龙喷香雨浴佛身”的神话传说,在这一节日中一般要举行法会,以香水灌洗佛象,施舍僧侣,或者举行拜佛祭祖、赛龙舟,以及互相泼水祝福等活动。佛诞节的日期,日本是公历4月8日,中国汉族是夏历四月初八,蒙、藏族是四月十五日,傣族及其它少数民族是清明节后10天。
涅般节 是纪念释迦牟尼死去的日子。由于南传、北传佛教对释迦牟尼生卒年月的说法不同,所以各国纪念“佛涅般日”的时间也不尽一致。中国、朝鲜、日本等国的大乘佛教,一般定于每年夏历二月十五日旧本在近代改用公历)。在这一节日里,佛教寺院要举行佛涅般法会,挂释迦牟尼涅般图像,诵《遗教经》等等。
成道节 佛教传说释迦牟尼在“成道”之前,曾经修苦行多年,饿得骨瘦如柴,后来他遇见一个牧女送他乳糜,得免于死,此后他坐在菩提树下沉思,于12月8日“成道”。因此中国汉族佛教徒于此日以米和果物煮粥供佛,称“腊八粥”。
东南亚一些佛教流行国家把释迦牟尼的“诞生”、“成道”和“涅般”并在一起,称作吠舍(维莎迎)节。吠舍怯节的时间在5月的月圆日。吠舍怯节在东南亚一些佛教流行国家是全国性的传统节日。泰国规定为国家的重要庆典之一,斯里兰卡规定为国家的例行节日,都在这天全国放假,进行大规模庆祝活动。
孟兰盆会 中国和日本等国都以阴历七月十五日纪念这个节日。“盂兰盆”是梵语的音译,意思是“救倒悬”。根据佛教传说,释迦牟尼的弟子目键连之母生前不舍得给游方僧饭吃而犯罪,死后沦为饿鬼,目键连求佛拯救,释迦牟尼要他在七月十五日僧众安居结束之时供养僧众,使母解脱。佛教根据这种神话兴起孟兰盆会。在盂兰盆会期间,佛教寺院除举行诵经法会外,往往举行水陆道场(一种施饭食以救度所谓水陆鬼的宗教集会)、放焰口(对饿鬼施食、念经咒迫荐死者)等宗教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