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现实主义画派
超现实主义画派是20世纪20年代超现实主义文艺思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对艺术反映现实生活,反对美术上的一切传统。他们的作品荒诞不经、光怪陆离,给人以梦中之感。超现实主义绘画的代表作主要有德国恩斯特的《红鸟》、西班牙米罗的《月墙画稿》、达利的《时间的消逝》等。其中油画《时间的消逝》是一幅极为典型的代表作。画中一只好象用面粉做的扁平形状的挂表,从一个座子的边缘上滑下来一半,柔软得象一块腐烂了的奶酪;另一只同样的挂表安放在地上一个好像长着睫毛的“幼芽”上;此外,还有一只同样的挂表弯曲地挂在一株枯木的枝干上,远处则是一片潮水和岛屿。整个画面荒诞不经,使人惶乱,然而这正是超现实主义画派所追求的境界。超现实主义画派的目的是激发观者的共鸣反应,使欣赏者承认这些非理性的、在逻辑上费解的固有“感觉”。他们研究出一系列表现方法,以引起观者的各种心理反理。
照相现实主义
照相现实主义又名“超级现实主义”,是20多年来,特别是70年代在西方尤其是美国最为流行的一种美术流派。它主张艺术的要素是“逼真”和“酷似”,必须做到客观地、真实地再现现实。因此,其主要特征是借助照相机,先把要表示的对象拍摄下来,然后按照照片以极精细的笔触表现比照相还要细腻、逼真的人像或风景等,其画幅多较巨大,如头像比原头部大10倍,面部连汗毛孔都丝毫无异地描绘出来,很着重表现生理细节。这一流派不仅表现在绘画上,而且也表现在雕塑方面,所作塑像与真人一般大小,涂上肤色,穿上衣服,配以道具,惟妙惟肖。美国超级现实主义绘画的代表人物恰克?克洛斯在1971年创作的丙烯画《苏珊像》和雕塑家杜安?汉森在1970年创作的混合材料雕塑《旅游者》是该流派较有代表性的作品。
油画的由来
油画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初期的油画是采用鸡蛋黄或鸡蛋清作为调料,溶合矿物颜料作画,再用很薄和透明的油色罩在画上,形成如瓷器的色釉一般的效果。这类早期油画画面均匀、有光泽,看不见笔触,画面工细严谨,富有装饰趣味。相传15世纪,被称为欧洲油画创始人的尼德兰画家凡?爱克兄弟,经过反复试验,发现亚麻油和核桃油是较理想的调和剂,既易于调色,又便于运笔,可层层敷设,画面透明鲜亮,更富有真实感。用这种油调色作画,画面干燥不快不慢,颜色干透而附着力强,色泽光艳而不易褪变。从此,这种新材料和新技法很快流传全欧洲,成为各国绘画的主要形式。
漫画史略
最初的漫画是16世纪末在意大利肖像画和风景画巨匠安尼巴列?卡拉契(1560-1609)的画室里出现的一种娱乐游戏。l646年,莫契尼在根据卡拉契生平写成的《波伦亚的呼声》的序言中,第一次将漫画定义为:取材于现实生活,具有想象力和滑稽效果的肖像画法。
“肖像漫画”文艺复兴时期出现并在意大利风靡一时,后由贝尔尼尼传到法国宫庭。它力图破除人体表现手法上僵死的教条。其中,丢勒在如何改变人物脸部画像方面作过认真探索;达?芬奇也运用自己的创作经验对可怕丑陋的面孔进行过研究。正是由于他们进行了规律性的探求和实践,才使他们反传统的绘画收到了滑稽可笑的艺术效果。
政治讽刺漫画是16世纪以后,由借助魔鬼形象来反对罗马教皇和路德的绘画过渡发展而来的。在1730年后的英国,政治讽刺画(如荷加斯的作品)成为反对贵族阶级及所谓。高雅情趣”的真正武器。在法国反对路易十六和后来反对查理十世的斗争中,讽刺画同样也发挥过重要作用。路易?菲力浦在1830年宣布了出版自由,但杜米埃和1830年创办的拥护共和政体的《漫画》周刊的一批撰稿人却使他感到漫画比文章更具破坏性,因此于1835年再次下令对出版物严加限制,这一禁令直到1881年才得以解除。人们用弗洛伊德的“妙语”理论来解释漫画的这种威力,即画家在创作漫画时,象作家一样有意识地违背语言规则而运用“倒置词序”那样,违背古典主义绘画原财,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独特表现手法,因而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并隐喻现实启迪人们的思想。而在现代艺术中,突破古典主义框框,已自然地使狭义的漫画丧失了这种威力,倒是成了一种比嘲讽更能为名人们所乐于接受的表达形式(如美国素描画家戴维?莱维恩所作的许多政治家肖像画)。
长山羊胡须的蒙娜丽莎
1919年达达派美术家迪尚在巴黎购回一幅《蒙娜丽莎》印刷品,他用铅笔在蒙娜丽莎的上唇加画了两撇翘胡子,在下巴上添了一撮山羊须,并题上《L.H.O.O.Q》几个缩写字母。这样,在几分钟内,使达?芬奇笔卞那征服了几个世纪人心的蒙娜丽莎的。永恒的微笑”消失殆尽,《蒙娜丽莎》成了达达派美术家反传统的牺牲品、“达达”是法语“玩具鸟”的意思,达达主义者认为文艺应像幼儿哇哇学语那样只表达感官的直接印象。他们反理性、反规律、反传统、反对一切偶像崇拜。马赛尔?迪尚在19世纪末曾受过印象派、意大利画派、那比画派及野兽派、塞尚绘画风格的影响。1911年起他画风大变,热衷表现机器和活动中的形体,绘制了《咖啡研磨机》、《走下楼梯的裸体者》等油画,遭到观众的激烈批评,但也受到一些先锋派艺术家的喝彩。迪尚自认为毕生创作以《大玻璃——被独身汉们剥光衣服的新娘》最为重要,说它表现了“人为机器、机器为人的荒诞感”。虽然达达运动早已结束,但迪尚对现代西方美术的深远影响使他成为当代西方艺坛最受人注目的人物之一。别有意味的是,1965年,他在去世前的3年,在纽约又购买了一张《蒙娜丽莎》印刷品,他对此画未作任何加工,只标上新题目《L.
H. O. Q的翘胡子和山羊须剃掉了》。
加利利的“蒙娜丽莎”
1988年,考古工作者在以色列北部加利利地区的塞福里斯发掘中,发掘出一幅无与伦比的女肖像画。这是一幅巨大的罗马19嵌画的一部分,整幅画以石块为材料,镶嵌在地面上。她的出现震惊了考古学界,考古学家称她为加利利的“蒙娜丽莎”。
塞福里斯坐落在拿撒勒城外的一座小山丘上,是古罗马时代加利利的繁华都城,当时基督教徒、异教徒和犹大人和睦相处在这里。公元363年发生地震,居民被迫迁徙。这幅肖像画可能就是这时被埋藏地下的。这幅深藏地下近2000年的肖像画,她两耳垂着带坠的耳环,身着无绉痕的宽松罩衫,深浅入时的画眉,大胆泼辣富于挑逗的眼神,下嘴唇上的一处咬痕,以及右肩上的丘比特形象,显得美颊俊目,顾盼风流,使专家们纷纷猜测她是司掌爱情的阿佛洛狄特的再现,但又具有罗马酒神狄俄尼索斯的特征。专家们并不知道她究竟是谁,可都称赞她“真绝妙之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