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浦路斯的国宝——《丽达与天鹅》
《丽达与天鹅》是一幅镶嵌画。镶嵌画是一种古老的艺术,它是用大量色彩不同、大小相似的方形小石块嵌在地面而成的,画的内容多取材于希腊神话故事。这种艺术最早出现于公元前3世纪的埃及的亚历山大,到罗马时期,镶嵌画已很流行,许多宫廷和私人别墅的地面都铺上五彩镶嵌画,画面记录了男女爱情故事、狩猎场面及众神的活动等。公元前58年到公元330年,罗马帝国统治塞浦路斯期间,这种艺术也在那里得到发展,产生出不少极有价值的镶嵌画艺术珍品。其中的《丽达与天鹅》一画,被看作塞浦路斯的国宝。1962年,帕福斯的一位农民在阿佛洛狄特神庙附近耕地发现了这幅画,为了保护这无价之宝,政府将这幅嵌在地上的画迁移到库克利亚博物馆收藏。画的嵌制时间约在2000年前,面积为1.5平方米,重约50奥克(1奥克合1.25公斤)。画意取材于希腊神话:众神之王宙斯化为一只天鹅与民间美女丽达交欢,事后丽达生下了绝代佳人——引起著名的特洛伊战争的海伦。画面上丽达几乎全裸地侧身站着,她体态袅娜,臀丰肌润,一只肥硕的天鹅正贪婪地用嘴剥去她腿部的衣衫。在古都帕福斯,《丽达与天鹅》与其它一些珍贵的古代镶嵌画以及美和爱的女神阿佛洛狄特的诞生地、浴池、神庙、常年吸引着世界各地来的旅游者。
锡耶纳画派
锡耶纳画派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出现的地方美术流派之一。虽然它的黄金时期极为短暂(约在13~14世绍),但在兴盛时期,不但创造出一些优良的艺术品,而且它的影响遍及意大利、法国、德国、波兰和西班牙。
锡耶纳位于意大利中部的托斯卡尼地区。在中世纪,这里主要流行拜占庭式和罗马式的宗教美术,后来法国哥特式美术也逐渐渗入。13世纪下半叶,曾参观过很多法国式古教堂的著名意大利建筑家兼雕刻家乔瓦尼?皮萨诺在这里主持了雄伟美丽的锡耶纳大教堂立面的建筑工程,他所作的装饰性雕像,溶有古典艺术的纤柔表情和现实气息,开辟了崭新的艺术天地,在此基础上形成的锡耶纳画派也因而得名。
与意大利初期文艺复兴其他流派一样,锡耶纳画派的大量作品还是宗教题材。和佛罗伦萨画派相比,他们的主要特色在于绘画的抒情性。锡耶纳画派吸收哥特式艺术的长处,注意将表达对象的情绪联系起来,辅以当时当地的实际环境和人们的活动,使宗教题材画不再是枯燥的教义图解,而确实具有活生生的现实依据。锡耶纳画派的第一个画家杜卓(1250-1318年)的代表作,设在锡耶纳大教堂的主祭坛画《庄园祭坛画》(又称《荣耀的圣母》),就集中体现了他为该画派奠定的这一基本风格。传统的宗教典仪被注人了崭新的人文主义因素,圣母不再是呆板、虚假的偶像,而变成了一个雍容华贵的意大利王后。众使徒微妙的体态和头部的转动提示了相互间的联系。杜卓在圣经故事画中摄人了精彩的日常生活情景,可以看出他成功地把宗教性理念与锡耶纳地方审美心理中潜在的纤柔和内省融为一体。
枫丹白露画派
枫丹白露画派是16世纪活跃在法国宫廷的美术流派。1530年前后,酷爱意大利美术的法国国王弗朗索瓦一世,决定将巴黎郊区原来那幢中世纪式样的猎苑居宅扩建为一套豪华的宫殿——枫丹白露宫。为此,来自意大利的样式主义画家罗索(1495~1540)、普里马蒂乔和雕塑家切利尼等人与法国画家库新、卡龙、雕刻家古戎和庇隆等人合作,在宫廷内外的装饰上形成了一个很强的艺术流派——枫丹白露派。枫丹白露派在造型上注重线性韵味,追求技巧完美,具有浓厚的贵族化气息。在宫殿的庭园和室内装饰方面,他们受样式主义风格的影响,与众不同地用离奇的人像柱饰或者粗琢的石料墙、泥灰雕塑作点缀,表现出与意大利盛期文艺复兴理想迥然不同的风格,对北欧各国的美术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枫舟白露画派的形成,是一种国际间艺术交融的结晶。法国传统中的哥特式艺术根深蒂固,热衷于细腻精巧的装饰。而意大利的样式主义艺术家把作为与理性规范抗衡的优美柔媚带到了法国,这既与本地传统相近,又同皇家贵族的审美趣味相投。这使样式主义艺术与法国传统相结合,浑然而成一个别具特色的艺术风格。
枫丹白露画派曾一度中断活动,亨利四世在位时,与荷兰和法兰德斯的浪漫派美术汇合,又有所恢复,被称为第二枫丹白露派。第二枫丹白露派在创作上基本因袭前人,其为首的画家有安特卫普的杜波依斯(1564~1614)和法国画家杜卜雷尔、弗里米纳特等人。
样式主义
样式主义美术流派,大约活动于1527年到1600年左右,它是从文艺复兴过渡到巴洛克艺术的中介。其端倪最早出现在佛罗伦萨的一群青年画家的作品上。人们所以称之为“样式主义”,是讽刺这群画家盲目模仿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等人的画风,又别出心裁地加以扭曲、变形,表现为与时尚的理想化规范极为不同的一种反古典主义倾向。样式主义美术的先导蓬托尔莫(1494-1557)的代表作《下十字架》,就集中体现了该画派早期的造型特征。首先在色彩上,异乎寻常的粉红和橙色的暗部,淡黄、淡紫、淡灰蓝的中间以及鲜明刺自的浅橙与朱红色的亮部,衣着紧贴肉身,裸露的人体部位几乎就是肉色的明暗变化,显得极不谐调。人们瞪着惊恐的大眼珠,微启的双唇和神经质痉挛的动作,这一切都强烈地加剧了画面哀怨的情调。西方有的美术史家将这种主观感情强烈、造型用色怪诞的绘画视为“反古典的样式主一义”,而把另一类形式柔媚夸张,但表情十分冷漠的称为。唯美派的样式主义”,如帕尔梅贾尼罗(1503~1540)的名作《长颈圣母》。《长颈圣母》的构图套用米开朗基罗的《哀悼耶稣》雕像,人物则模仿拉斐尔,而比例却故意拉长了。
意大利著名的画家兼建筑家瓦萨里(1511~1574)和画家勃隆兹诺、萨尔维亚蒂、雕刻家阿曼纳蒂、波洛尼亚等,是第二代样式主义艺术家。如波洛尼亚的雕刻作品就保留着较多的盛期文艺复兴传统。他们将起源于佛罗伦萨的潮流推向罗马及意大利各地,甚至带到法国宫廷。他们还在建筑方面留下了独特的印记,、如瓦萨里设计建筑的乌菲齐宫,阿曼纳蒂设计的比提宫庭园等都堪称当时的样式主义建筑杰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