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的“原文化”
西方学者认为,大多数较高等的动物彩所有哺乳动物都具有经后天学习之后而掌握的传统,这种传统如果不能被称作“文化”,也可以称其为“原文化”。
在19世纪中后期人们对人与动物进行严格的区分,认为人有智慧、有理性,具有互相学习、互相交流的能力,而动物的行为则出自于本能,是在一种纯生物意义上的决定方式中对外界刺激作出的反映。总之,认为人有文化,而动物却没有。但目前的不断研究已说明如下事实:与人类一样,动物也具有经过后天学习而形成相当复杂的行为方式的能力,尤其哺乳动物的行为并非一种先天注定的纯生物方式。每年都要移栖的候鸟,必须从老一代那里了解它们所要移栖的方向,一旦适当季节到来,即使一只忽然离了群的小鸟也会产生强烈的移栖欲望,但是如果它从未与同伴相处过,它将永远不会产生移栖的欲望,更不知该移向何方?因此移栖行内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后天学到的行为,这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被视为“原文化”的一种形式。此外,对动物行为的科学研究表明,动物也能够以各种方式传递信息以便使同伴互相理解它们的行动,包括愤怒、惊恐、警告,甚至关于领土的要求权、求偶交配的欲望等等。这也是“原文化”中又一种形式。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之不同于其他动物之处正是在于:人发展形成了一种高级的口头交流工具来传达复杂的思想和情感,这就是“语言”。这种交流工具能传达抽象思想,因此,数量惊人的信息、高级的书写文字和符号均能为社会群体的成员共同享用。由于人是一种社会性动物,其传递方式上的任何改变都会推动信息交流的进一步发展,促进知识的积聚物逐渐增大,这种知识的积聚物便是文化.文化是人类特有的,“原文化”则是包括了高等动物在内的一切哺乳动物所共有的。
文化人类学的由来
文化人类学是人类学的主要部分,是研究人类社会中的行为、信仰、习惯和社会组织的学科。它是由综合性的人类学分衍出来的,其本身也是一门综合性的科学,由史前考古学、社会人类学、心理人类学、语言人类学等学科构成。文化人类学的中心任务,是研究人类群体之间的行为的异同,描述各种不同文化的特征以及这些群体所特有的稳定、变化、发展的各个过程。
作为文化人类学母体的人类学和其他许多学科一样,产生、发展于欧洲。当某一地区的人们,发现了在身体形态、语言、风俗习惯等方面和自已相异的种族、民族时,就产生了人类学的萌芽。这种经历是所有民族都具有的。但人类学作为一个科学课题则产生于近代初期的欧洲.“地理大发现”给欧洲人带来了关于不同种族、民族的资料。欧洲称霸世界的时期,又促成了关于不同种族、民族的资料的积累,这样欧洲人就知道了地球上存在着人类的“多样性”。如何从体系上加以理解,就成为一个必然出现的课题,这就是人类学的产生。人类学这一名称是希腊语中表示“人”的“anthropos”和表示“知识”、“学问”的“logos”合成的。
最初,在欧洲,尤其是在德国和奥地利,人类学这一名称只用于研究人类的自然形态(体质),有关文化方面的研究.一般使用民族学这一名称.另一方面,同样在欧洲,英国针对人类学研究人类自然和文化两方面的特点,曾把以文化为研究对象的叫文化人类学.在美国及美洲大陆的许多国家,通行三种名称,即研究人类自然形态方面的自然人类学和研究文化方面的文化人类学,以及包括两者的人类学。文化人类学产生于19世纪60~70年代,此后的百余年间,各种流派相继出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文化人类学各个方面的研究活动十分活跃,并取得了不少有意义的成果。
文化人类学的创始人是被称为“人类学之父”的英国人类学家泰勒(1832—1917),他出生于伦敦坎伯韦尔一个富有的铸铜厂主的家庭。虽未进过大学,但却得益于有名望的考古学家和人种学家的指导,经过探险、漫游,掌握了考占学和人类学实地调查的大量知识。1858年出版了墨西哥探险的第一部著作《墨西哥和墨西哥人的过去与现在》。此后又出版了三部主要著作,1865年出版的《人类早期历史和文明发展研究》给他带来了权威人类学家的声誉。1871年出版的《原始文化》给他带来了更大的声望,他在书中追溯了人类从野蛮状态到文明状态的进化过程;阐明了原始生活与现代生活的关系。他认为:“野蛮和文明作为一种类型的低级和高级阶段是相互联系的。”因此,不仅应当根据艺术和精神文明成就去研究文化,还应当根据各个发展阶段的技术和道德的完善去考察文化。他最后一部著作为《人类学:人类和文明研究导论》.是对当时文化人类学这一学科全部知识和思想的完整概括。
外国文化人类学的主要流派
近代科学的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是19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开始的。这十几年间出现了许多文化人类学发展初期的“古典著作”。此后的百余年间,民族志性质的资料积累不断增加,其记述、分析、说明的方法也呈现出多样的发展,于是先后产生了各种流派:
进化论学派 19世纪后半叶,文化人类学深受达尔文进化论思想的影响。从进化的观点加以比较、根据进化的尺度整理、排列,并说明以前积累的有关非西方各民族的民族志资料,是这一时期文化人类学的共同倾向。这种倾向一般称为进化主义。进化主义人类学的基本观点认为,社会是必然有一个可以还原为一般规律的发展过程的自然体系;社会及其产生的文化各形态,是这一发展的必然的各阶段。换句话讲,社会和文化在所有民族中都普遍地进化着,其进化的道路是单线的。“人类学之父”泰勒和美国的摩尔根被认为是最初的进化主义人类学的代表。进入20世纪,进化主义人类学受到严厉批判,出现衰退之势。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它以新的面貌出现,这就是新进化主义。其倡导者是美国文化人类学家怀特,他展开对批判进化论的反批判,主张功能学派、历史学派、进化学派可共存于人类学的文化研究领域.以后又经怀特的门生塞林斯和塞维斯的继续研究,认为文化的进化,在一般情况下是“单线进化”,在特殊情况下是“多线进化”。
播化主义学派 19世纪20年代,产生了作为批判古典进化主义流派之一的播化主义。这一学派重视作为文化发展夕卜在契机的各民族间文化要素的借用和传播。其代表最初为莱比锡的地理学家、民族学家拉采尔。他认为每个民族并不是起源于今天居住的地方,而是从其他地方迁移过来的,各民族文化中的类似现象是过去的这种民族迁移的痕迹。以后拉采尔的门生弗罗贝纽斯将处于共属关系的一群文化要素看为文化合成,并依地理分布起名为“文化圈”。格雷布内又将“文化圈”改为“文化层”,认为文化向四周分布、扩散、重叠,即文化圈可积累多层。除此之外,还有文化形态学,该学说认为文化根据世界观产生形态,当同一世界观在世界各地出现时,它意味着与这一世界观有关联的文化,过去曾分布在这一地区。
功能主义学派 这一派学者强烈主张应通过有机地整体地把握文化诸要素的功能,把文化作为一个合成体来理解。其创始人是英国的马林诺斯基、拉德克里夫?布朗两位从功能主义立场出发的社会人类学家这派学者,对文明社会和社会形态不同的未开化社会给予特别的注视,并主张实地调查。自1930年以来,这派学者进行了主要以非洲、大洋洲为对象的许多周密的调查研究,对社会人类学理论的发展做出了贡献结构主义学派
这派学者认为社会结构是一种“实在”。实际上,它是社会的复杂现实背后的结构形式,是抽象地从所具体观察的行为中引出的概念。结构主义流派的创始人当推法国学者列维?施特劳斯,他从较高度的抽象出发,将结构概念用于文化人类学中。他讲的结构是根据“实在”创造的“模式”。而且他把“结构的模式”分为“意识的”和“非意识的”,他主要研究“非意识的”结构模式。施特劳斯的研究分为三个领域:1.亲属组织论。代表作为《亲属的基本结构》(1949),他分析了亲属结构以通过婚姻的女性交换体系为基础。2.神话的逻辑。代表作为《神话学》(1964-1971)。他把神话分成最小单位一神话素,分析
相互间的逻辑关系。3.原始分类论。代表作为《野性的思考》。他力图弄清人是怎样区分他的自然、文化的环境,又是怎样据此使世界有秩序的。
除上述各流派外,近30年又兴起一些诸如心理学、精神分析学的各种流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