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  作家协会
世界文化知识精华
页面功能 【收藏本文】【字体: 】【打印】 【关闭
 

电影发展小史


  19世纪末,随着照明,幻灯、放映等技术的综合运用,出现了最初的电影。
  电影放映最早出现在美国和法国。1895年4月23日,纽约的考斯特——巴女尔音乐堂,首次放映的是爱迪生——迪克生的一部无声短片。1895年12月28日,巴黎卡普逊大街14号,一家印度人开的大咖啡馆开业,放映了法国卢米埃尔兄弟的滑稽短片。它被许多人看成世界电影商业放映的开始。
  1896年3月21日,伦敦萨夫斯比利大街的一个游艺场,第一次放映了几个短的杂耍片。同年,卢米埃尔兄弟的影片先后在埃及、德国、澳大利亚和中国作商业性的放映。
  1900年以后,电影进入拍摄游艺片、新闻纪录片和科教片的阶段。
  20世纪初,故事片作为独立的艺术形式出现于电影业口1927年,有声电影发明,但当时还只能摄取市集、街道等景物。 到20世纪30年代,由于多层彩色胶片的发明,开始了彩色电影的新时代。1936年以后,电影在世界范围内陆续普及。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宽银幕电影、立体电影、多银幕电影、全景环幕电影等相继问世。

无声电影时代


  1906年12月,在澳大利亚,诞生了世界上第一部正规的无声故事片——《凯利集团的传奇》,它是在首都墨尔本首映的。
  欧洲的第一部真正的无声故事片是1907年法国“百代电影公司”拍摄的《悲惨世界》,它的公映轰动了欧洲影坛。然而在电影艺术发迹的中心——美国的“好莱坞”,第一部无声片则是1910年由美国电影先鸟区者艾尔?克里斯蒂拍出的短片《在古老的加利福尼亚》。此后,美国的“电影大王”戴?瓦?格里菲斯在这里了拍摄了《一个国家的诞生》、《凋谢的花朵》等影片。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无声电影在世界各地得到广泛发展,尤其是在澳大利亚、法国、德国、意大利、印度和中国等国家。
  到1926年,好莱坞拍成了故事片《唐磺》前加映的有声音乐短片,从此便开始了有声电影的新时代。

有声电影的诞生


  有声电影的诞生,是近代世界无线电事业发展的结果。
  20世纪20年代中期,随着西方电气工业的发展,出现了无线电发声器。1925年,美国电气工程师霍普沃斯发明了一种蜡膜留声录音器,即通过麦克风将音响灌入蜡膜片,然后随着电影放映机的转动配合影片画面的顺序同时播放出声音。
  1926年,美国华纳兄弟公司发明了电影摄影移动车,购买了蜡膜留声录音器的专利权?而后,又利用这两种新发明,把小歌剧《唐璜》拍成带有音乐声响和效果的舞台片。接着,华纳兄弟公司同纽约歌剧院的著名歌手艾尔一琼逊签订合同,由他主演于1927年拍出第二部有声电影《阿贾兹歌手》。这两部影片没有人物对白,只有音乐声响和舞台效果,故事情节采用幕后解说的办法,因此,它们还不是真正的有声电影。它的出现,曾遭到很多人的反对和低毁,甚至卓别林也发表了类似声明。
  世界第一部名副其实的有声影片,是1929年好莱坞一家电影公司拍的《纽约之光》。银幕上出现了人物对白,讲一口标准的美国英语。英国的第一部有声电影是《男人的知识》。到30年代,有声电影便取代了无声片,占领了世界电影市场。
  中国是于1930年开始有声电影制作的。最早的蜡盘发音的有声故事片是明星影片公司的《歌女红牡丹》。1931年,在外国帮助下制作了片上发音的故事片《雨过天晴》和《歌场春色》,开始了中国电影的有声片时代。

“电影眼睛派”


  “电影眼睛”是20世纪20年代初期在苏联出现的电影理论和创作流派。尽管其创作的影片不是很多,但由于对电影蒙太奇手法作了最初的实验,并在理论上主张电影的记录功能,故其影响广泛而深远。
  “电影眼睛”是由十月革命后步人苏联影坛的波兰人吉加?维尔托夫(原名泰尼斯?考夫曼,1896-1954)倡导的。1919年,他发表了《电影革命宣言》一文,主张同旧的文化传统一刀两断,赋予电影以全新的内容和形式,以摄自真实生活的,报告文学式的影片取代娱乐性的虚假情节的故事片。于1922年正式提出了“电影眼睛”这个概念。他认为,电影摄影机的镜头同人的眼睛具有同样的功能,但它又有人的眼睛所不具有的分析能力,因为电影通过剪辑可以“透入宇宙间纷乱的表象”,在这些表象中找出一种内在的联系。
  电影眼睛派的主要影片均为维尔托夫本人所执导,其中影响较大的有《内战史》(1922年),《列宁逝世一周年》(1924年),《前进吧,苏维埃》(1926年),《在世界六分之一的土地上》,《电影眼睛》(1929年),《今天的莫斯科》(1924年)等。30年代的英国纪录片运动,和60年代美国、法国的“真实电影”运动,都直接受到它的影响。

西方现代派电影的“新浪潮”


  早在20世纪20~30年代,法国和德国就出现过“先锋派电影运动”。这场运动的倡导者否定传统艺术,否认故事的价值,反对主题思想和理性逻辑。其代表影片有《卡里加里博士》、《机器的舞蹈》、《贝壳与僧侣》等。在有声片出现后,这场运动冷却下去,代之而起的是30~0年代出现于美国的“实验电影”,如《海洋与海草》、《机械原理》等。这些影片多是利用光影和物体的节奏作唯美主义的画面游戏。1959年的戛纳电影节上,法国导演雷乃的《广岛之恋》等影片掀起了西方现代主义电影的新浪潮,揭开了“法国新浪潮电影”运动的序幕。《广岛之恋》的编剧为法国著名女作家玛格丽特?杜拉。影片演的是一个日本男子与一位法国少妇在广岛的20几个小时内,从邂逅、相爱到分别的情况。影片以变幻的镜头、跳跃的节奏表现了法国少妇的内心活动及潜意识的回忆,毫无回避地描写了他俩的肉体爱。编剧与导演在影片中着力描绘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悲剧,这两人同是战争的受害者,他们的私情不同于低级的艳情故事,而是凝聚着战争浩劫留下的伤痕的痛楚和寻觅慰藉与补偿的渴求。影片中充满对人类命运的思考、忧虑以及发自灵魂深处的呼喊与独白,主题具有象征与升华的意味。《广岛之恋》非常典型地反映出“新浪潮电影”的特点——无故事、无情节、无结构,它力图在时空错乱、音画错乱之中以联想的绝对自由来达到“电影诗”的纯粹境界,着力表现潜意识的超现实与非理性。这类影片中较著名的还有雷乃的《去年夏天在马里昂巴》、达戈尔的《精疲力尽》、特吕佛的《四百下》、安东尼奥尼的《奇遇》等。

电影手册派


  “电影手册派”是由20世纪50年代法国的著名电影理论家昂德瑞?巴赞所倡导的,至今在西方影坛仍有一定的影响。是法国现代主义电影新浪潮的代表。
  《电影手册》是巴赞主编的电影杂志,1947年创刊,原名《电影杂志》,1951年改为现名,该刊以所载文章的学术性理论性著称,是欧洲电影理论界公认的权威性杂志之一。巴赞以此为主要园地,系统地阐述了自己的电影美学观。首先,他极力反对蒙太奇论,即“电影艺术只有在导演开始组合各种镜头片断时才开始存在”的观点。其次,他针对当时法国电影批评界自命清高的倾向,提倡电影的大众化,重新评价了好莱坞电影的价值,肯定了商业电影对电影艺术的贡献。这使法国一些导演迅速改变了对美国好莱坞电影的看法,对欧洲电影汲取好莱坞电影艺术的长处、推动欧洲电影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自1954年起,《电影手册》逐渐吸引了一大批年轻的撰稿者,形成了所谓的《电影手册》评论集团,即“电影手册派”。他们提出了著名的“作家论”,即作家电影理论,发展了电影批评的语汇,确立了较为完整和明确的批评标准。他们都曾从批评界转入影坛执导,形成了法国新浪潮电影运动的核心。
  “电影手册派”的影响播及整个欧洲,使欧洲电影界的风气发生了截然变化。巴赞逝世后,随着60年代结构主义理论的风行,“电影手册派”的势力才逐渐衰弱。


会 员 作 品

 
 
 
 
 
 
 
 
页面功能 【收藏本文】【字体: 】【】【关闭
期 刊 电 子 版
2006年增刊
2006年第2期
2006年第1期
2005年第4期
2005年第3期
2005年第2期
2005年第1期
2004年第4期
2004年第3期
2004年第2期
2004年第1期
 
世界文艺杂志征订电话:010-81911642
www.wlaap.com 《世界文艺》杂志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