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  作家协会
世界文化知识精华
页面功能 【收藏本文】【字体: 】【打印】 【关闭
 

 

 

古埃及象形文字的破译


  传说,古埃及象形文字是由一位嗯图特的古埃及神创造的。这位神是人身鸟头,他左手拿着书板,右手执笔书写。古埃及象形文字产生于公元前3200年以前,一直使用到公元3世纪逐渐被当时流行的科普特文字所代替,最后被阿拉伯文化所征服而消失,埃及象形文字成为无人知晓的历史陈迹。然而,罗塞达石碑却成为破译古埃及象形文字的钥匙。
  1799年8月远征埃及的法国拿破仑军队,在尼罗河口附近的罗塞达城郊挖掘战壕时,发现了一块黑色玄武岩石碑,长115厘米,宽73厘米,厚28厘米,碑上刻有三种内容相同的文字,上半部是古埃及的象形文字,中间是埃及世俗体文字,下面是希腊文。拿破仑闻知后下令将石碑送到开罗印成儿份拓片,分送给欧洲学者们进行研究。1802年9月,斯蒂芬?韦斯顿首先将古希腊文译成英文。同年,法国学者希尔斯特和瑞典学者阿克伯来研究出世俗体文字中的代名词和物主代词,此后,英国学者托马斯?扬找到了石碑中3种文字的联系,并解译出世俗体碑文的大部分意思。后来,法国学者商博良于1808年对石碑3种文字进行对比研究,首先破译出象形文字中的“托勒密国王”的名字,并把其表音符号用罗马音符标出,以此为楔子经过一年多的钻研,终于揭开了古埃及象形文字的奥秘。

婀娜多姿的花卉语


  花卉语源起东方。很久以丽,阿拉伯的妇女们就将其作为传递情书的方式,有名的赛拉姆花卉语就是一种约定符号的丰富体系。花卉的品种,几种花卉在花束中的配置,都能表达一定的意义。中世纪的西欧也曾盛行花卉语,直到今天,在西欧各国,仍保留了一些花卉的象征意义。比如:玫瑰象征爱情,勿忘我象征怀念,百合象征贞洁,紫罗兰表示谦虚,石竹意味激情,如果收到了一束翠菊,说明你的朋友对你表示了忧伤,等等。
  尽管花卉语还不能脱离有声语言而独立存在,而要用自然语言约定其意义,但它确是人类语言中一种美丽的语言。

创造国际性语言的尝试


  世界上有大约3000种民族语言,这是人们相互了解、相互交往的严重障碍。克服这一障碍的希望,是创造一种中介语言。这一愿望从17世纪就已出现。第一个主张创造合理人造语言的人是法国哲学家勒?笛卡尔,另一个是唯理主义的代表人物莱布尼茨。此后,人们一直在为创造这种中介语言或“辑谈力性”语言而努力。据统计,近300年来就曾提出过600种左右的人造语言方案。然而,创立“辅助性”语言的计划直到19世纪末期才得以实现。1880年左右,出现了一种被称为沃拉普克的语言,1907年公布了被称作“依多”的语言,这两种人造语言由于难以学会而中途天折。唯有1887年波兰医生卢多维格?拉扎鲁斯?柴门霍夫创立的世界语,由于其语法简单,词汇合乎逻辑结构,得到了国际上某种程度的认可和推广。
  Esperanto(世界语)一词,译自拉丁语,拉丁语词义为“希望”。柴门霍夫的世界语公布后,很快就有了一大批热心的追随者。后来还出现了一批数目可观的世界语文献。用这种语言出版的杂志近100种,发行的书籍也近7000种左右,许多世界文学名著都被翻译成世界语。世界语的60%取之于拉丁语,30%取之于日耳曼语,10%取之于斯拉夫语。柴门霍夫确定了900个词根,而现代的世界语词典收纳了25000个词根。世界语采用28个拉丁字母,每个字母在任何词中的发音都相同,每个音素只同唯一的字母相对应。重音都落在倒数第二个音节。其语法也很简单,一共只有16条规则,没有不规则的语法形式。这些都便于人们学习和掌握,所以现在各国学习和研究世界语的人逐渐增多了。
  除了以上人造语言外,20世纪初还出现“西方人语”(Occidental)和“交际语”(Interlingua)。但这些语言的设计,主要是为了科技上的应用。它们强调认字,而不是着眼于积极的交谈,因此没有得到广泛的推广和使用。


被铸成金文的演讲词


  1863年11月19日,在葛提斯堡举行的烈士公墓落成典礼上,林肯总统在美国著名演说家埃弗雷特作了长篇演讲以后,也作了简短而精彩的演说。这个演说词后来被铸成金文。林肯的演说词是:
  “87年前,我们的先辈们在这个大陆上创立了一个新国家,它孕育于自由之中,奉行一切人生来平等的原则。
  现在我们正从事一场伟大的内战,以考验这个国家,或者任何一个孕育于自由和奉行上述原则的国家是否能够长久存在下去。我们在这场战争中的一个伟大战场上集会。烈士们为使这个国家能够生存下去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我们来到这里,是要把这个战场的一部分奉献给他们作为最后安息之所。我们这样做是完全应该而且非常恰当的。
  但是,从更广泛的意义上来说,这块土地我们不能够奉献,不能够圣化,不能够神化。那些曾在这里战斗过的勇士们,活着的和去世的,已经把这块土地神圣化了,这远不是我们微薄的力量所能增减的。我们今天在这里所说的话,全世界不大会注意,也不会长久地记住,但勇士们在这里所做过的事,全世界却永远不会忘记。毋宁说,倒是我们这些还活着的人,应该在这里把自己奉献于勇士们已经如此崇高地向前推进但尚未完成的事业。倒是我们应该在这里把自己奉献于仍然留在我们面前的伟大任务—我们要从这些光荣的死者身上汲取更多的献身精神,来完成他们已经完全彻底为之献身的事业;我们要在这里下定最大的决心,不让这些死者白白牺牲;我们要使国家在上帝福佑下得到自由的新生,要使这个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永世长存。”
  这篇演说仅有10句,讲了不到3分钟。当时一位摄影记者准备摄下这个重要历史场面,但他只在三角架上装好镜箱,还没来得及把头伸进罩布,林肯的演说就结束了。当时这篇演说被看作是“无价之宝”,他感情深厚,思想集中,措词精炼,字句朴实、优雅,行文完美无疵。林肯这篇演讲稿被藏入国会图书馆。后来林肯应请求,抄了一份副本,作为手书真迹,收入《美国作家手稿集》。这个演讲词被铸成金文,放在英国牛津大学,作为英语演讲的最高典范。

阿拉伯数码的由来


  阿拉伯数码是国际上通用的数码。然而这种数码并不是阿拉伯人创造的,它的雏型是出自印度人之手,后来阿拉伯人学习、改进这种数码,并传入欧洲,乃至整个世界。
  在印度的吠陀时代(约公元前1400—前543),就已创造了一些简单Ah和不完全的数码,公元前3世纪出现了成套的数码,但各地的写法并不完全一致,其中比较典型的是婆罗门式。它有从1至9的数字的专码,现代数码就是由它发展而来的。到了笈多帝国时代(公元300—500)出现“0”这个数码,叫做“舜若”。不过当时的表示方式是“?”这样的小黑点,后来才演变成小圆圈“0”。这样,古代印度人民创造了一套从1到0的数码了。
  印度数码首先传到斯里兰卡、缅甸、柬埔寨等国家,公元7-8世纪传到阿拉伯。它是怎样传到阿拉伯去的呢?公元771年印度天文学家、旅行家毛卡访问巴格达,将印度的一部天文学著作《西德罕塔》献给阿拉伯帝国哈里发曼苏尔(公元757-775在位),在这部著作中有大量的印度数码。通过翻译后,印度数码便为阿拉伯人采纳了,称之为“印度数字”,阿拉伯文中的“数字”一词,原意即为“从印度来的”。
  阿拉伯人首先接受和运用印度数码的,是数学家花拉子密和海伯什等。他们掌握印度数码后,又通过他们的著作将它介绍到西方。花拉子密先后发表《印度计数算法》和《积分和方程计算法》两部著作,后者在12世纪由英国人阿德拉译成拉丁文,随之印度数码便取代罗马数字,在欧洲传播。1202年意大利的雷俄那多刊行了《计算之法》,标志着新数码在欧洲使用的开始。至19世纪为全欧洲人所采用。

“颜色语言”


  “颜色语言”就是用颜色来“说话”或传递信息。它已成为人类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工具。
  一些现代化工厂的许多管道、阀门、线路就是用各种颜色来标明各自的功能:红色的管道和阀门是蒸气管道;深蓝色的是压缩空气管道;黄色的是氨气管路;天蓝色的是氧气管路;黑色的是氮气管路;绿色的是水管;棕色的是输油管。电源线的红色线一般代表正极,黄色线代表负极,黑色线代表地线。无线电技术使用的色环电阻器,是用涂在上面的各种色环表示电阻的大小的,一看色环,就可知道电阻数值。化学试剂往往用颜色表示其等级:绿色标签代表优级纯,红色标签代表分析纯,蓝色标签代表化学纯,黄色标签代表实验试剂。
  “颜色语言”中有一种“警告色彩”。目前,国外许多工厂企业都用红色表示“火”与“停”,用于消防设施和机械快速制动杆;以橙色、黄色或黄黑间条表示“危险”与“当心”,用于电源、煤气管道、起重机摇臂、电瓶运输车及楼梯始末步级;以绿色表示“安全”,用于太平门、急救站。
  此外,还有把色彩和图形结合作为传达指令的信号。如法国有些自动线生产工厂,当车间主任挂出示意“启动”、“下料”、“转换”、“停车”等色彩指令牌时,即使不懂法语的外籍工人也能准确无误地完成操作任务。可见,在这里,色彩已成为指挥生产的一种手段了。

“V”字——胜利的标记


  用“V”字来表示胜利出现在炮火连天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之中。1940年年末,一个逃亡英国的比利时人维克托·德拉维利在对比利时的广播中首先律议用粉笔在各公共场所写上“V”字,以表示坚信盟军必胜,激励他家乡的人民坚持战斗到底。一时间,用有色粉笔写的“V”字席卷了比利时及欧洲其它沦陷国的大街小巷,甚至连德国军官专用的厕所里也有。
用“V”字代表胜利出自英语中Victory的第一个字母,而且在西班牙语、捷克语里也简代胜利之意,在荷兰语中“V”字代表“自由”,塞尔维亚语中“V”代表“英雄气概”。
  与此同时,英国广播公司对欧洲广播时,开头用的是贝多芬命运交响曲起首的四个音符,而这四个音符:“嘀一嘀一嘀一哒”,译成摩尔斯电码,恰好也是V字符号。于是在欧洲,这个令法西斯胆颤心惊的“V”字像魔影一样追随着他们。无论是敲门,拉汽笛,按汽车喇叭,都是“嘀一嘀一嘀一哒”,服务员把刀叉有意摆成“V”字,把时钟都拨到11点5分。与此同时英国当时的首相邱吉尔首创用食指和中指分开所形成的“V”字形手势代表胜利,把“V”字这个胜利的标记的发展推向了高峰,这个手势逐渐成为了无人不知的世界性手势语言。

“OK”探源


  “OK”是一个风靡世界的国际通用词,但对于它的起源却众说纷纭。
  在讲德语的美国人中,有的说“OK”表示“最高统帅”,美国内战期间有过这一军衔;有的说,某个德国新闻记者在佳作末尾要写上“OK”,以示“没有错误”;还有人说,"OK"起因于一个名叫奥托·凯瑟(OttoKaiser)的商人,他在检验产品后,要贴上自己姓名的第一个字母标签。
  在辞典和语言专家中有另一种说法:1890年,美国民主党人马丁?范布伦在竞选连任总统时用“OK”作为竞选口号,意思是“竞选成功”。“O”、“K”字母则取自他的出生地名老金德胡克(Old Kinderhoek)。
  但是,通常认为“OK”最早出现在1839年3月23日。一位《波士顿晨邮报》的记者在文章付印前于文章末尾写上“OK”,这是由“完全正确”(All Correct)一词的奇怪拼法Oil Korrect而来的。此后,这个词便流行于纽约、费城和波士顿等地。
  事实上,千百年前,希腊教师在优秀的学生论文末尾就喜欢写上“OK”(01a Kala事事皆好)。因此,研究古希腊语言的学者认为,《波士顿晨邮报》的记者受过古典教育,懂得希腊语和拉丁语。古代英国的论文后面也写“OK”。从1565年起,英语遗嘱中已出现这个词。1760年,美国总统杰克逊就这样写过。

“+、-、×、÷、=”的来历


  加减乘除的符号不是由同一个人在同一时期发明的,它的完成经过了大约500年的历史。
  “+”、“-”符号大约在500多年前,由德国的数学家魏得美发明的。他在实践中体会到必须确定一种简明的加减符号,来方便运算和书写。于是他按照大写字母T的书写规律,先横后竖并在横上再加1竖,来表示增加,即成了加号“十”的样子。又根据减法的定义,从“T”号上去掉下面1竖,即成减号“-”。在此以前,人们还只能用数字记数,不能把演算的过程书写出来。
  “=”号是在大约400年前,由英国学者列科尔德发明的。由于当时人们习惯于将平衡的东西看成相等,所以他认为平衡最形象的书写方式是两条长度相等的平行线,于是,诞生了“=”号。
  “÷”号是在300年前由瑞士数学家哈纳发明的。他认为除法是将一个数分解开来,所以他用一条横线将一个完整的东西切开,这样,就出现了“÷”号。同时,英国数学家欧德莱发明了“×”号。他认为乘法是加法的一种特殊形式,于是把加号“+”转动450成“+”,作为乘号。

 


会 员 作 品

 
 
 
 
 
 
 
 
页面功能 【收藏本文】【字体: 】【】【关闭
期 刊 电 子 版
2006年增刊
2006年第2期
2006年第1期
2005年第4期
2005年第3期
2005年第2期
2005年第1期
2004年第4期
2004年第3期
2004年第2期
2004年第1期
 
世界文艺杂志征订电话:010-81911642
www.wlaap.com 《世界文艺》杂志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