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  作家协会
世界文化知识精华
页面功能 【收藏本文】【字体: 】【打印】 【关闭
 
  

文明与文化


  “文明”与气文化”这两个词的涵意是什么?它们又是什么关系?这个问题在社会科学史上一直是学者们争论不休的问题。西方古典学者曾把文化与文明看作同义词,泰勒所著《原始文化》一书认为它们“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一分子所获得的任何技巧与习惯”。但西方现代人类学家则认为:“文明”是“文化”这个概念的一个子概念文明是文化的一种己开化类型,即一种较高级、复杂和发展的类型,文明是文化所达到的一个先进水平。在这个水平上,艺术、科学、政治都获得了发展。对于文明与否的标志,古典人类学者与现代人类学家也有很大分歧。古典人类学者认为,主要标志是道德水平,因而人类史大致分为粗野、野蛮和文明三个阶段。现代人类学家不同意采用道德性的标准作为衡量文明与否的标志,而倾向于采用物质的、工具的、可定量观察的标准。诸如科学知识的发展,城市的出现.社会分工的产生,阶级、政治、经济特权的形成等。
  苏联学者对文明与文化的关系基本上有两种意见。第一种观点认为这两个概念是同义的,并认为“文化”是“基础”概念。这一派学者在文化研究中不用“文明”这个概念,而把“文明“这一术语所包含的内容统统用“文化”来代替。第二种观点则认为文化是精神的、内在的,文明则是物质的、外在的。认为文明是人类在调节自然界和人之间的物的交换方面的进步,也就是人类在经济发展方面的进步;而文化被说成是人类在寻求理想及形成、表现和相互确认各人的独特性格方面的进步。即文明是用物质财富形式来说明,而文化则被说成是使文明变得高尚的精平中价值。
  在社会科学史上,对文明与文化的关系问题的研究有过三次高潮。第一次高潮发生在18世纪中叶,即在封建生产关系急剧解体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形成的时期。当时的资产阶级思想家面临着论证资本主义关系具有合理性、普遍性和进步性这样一个任务。“文明”这个概念被视为“人的自然状态”的对立面?而它却与启蒙时代的“社会生活”、“社会福利”、“社会契约”、“市民生活”、“教育”、“文化”、“进步”这样一些重要的意识形态概念联系在一起。第二次高潮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资本主义爆发总危机和苏联十月革命胜利时期。这些事实扭转了关于资本主义社会是稳定的旧看法,使学术界特别是哲学界对世界文明的命运发生了浓厚的兴趣。施本格勒的《西方的没落》一书摈弃了18世纪唯理主义者的社会永恒进步的模式,提出了一种文化形态学说,他把文化与文明等同起来,认为资本主义文明在经过它的生、长、盛、衰之后将与其他文明一样是在劫者难逃,最后走向灭亡的归宿。在他之后的索罗金、汤因比虽然有些观点与他不同,但墓本没有超出这一模式.第三次高潮大致为70-80年代,这一时期由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新问题、核战争威胁的阴影,关系着世界所有国家和人民的切身利益.在这种形势下,关于文明与文化间题的讨论出现一种新动向,认识到文明间题的全球住、世界访李淇程的笋一性和人对世界命运所肩负的责任。

 

正在兴起的现代文化科学


  现代文化学是研究文化现象或文化体系的一门正在建立中的科学,也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主要研究文化在不同地区、民族、时代的特点以及文化的阶级属性;研究文化自身存在与发展过程中的一系列辩证关系,如文化的积累与变迁、继承与创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夕洲七的多样性与。
  统一性等的关系;研究文化系统的各种类型和形态,如文化的产生及发展过程,各文化学说间的传播、接触、交融、转型等;还要在广泛的范 围内对文化问题进行规律性的探讨,提出文化发展的模式和文化管理的秩序,同时对文化发展的趋势和特点进行预测。
  文化现象是与人类共同诞生的,已有百万年以上的历史。但把文化 现象作为一门学科来研究,则是近代的事情。在西方古代,哲学曾包容了一切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欧洲中世纪,一切科学都是神 学的婢女。文艺复兴之后,随着自然科学脱离哲学走上独立的道路,其他多种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也逐步脱离哲学建构自己的体系。但是,专门学科在发展过程中,也暴露了自身的缺点,即难以解答多学科共同面 对的问题,特别是对复杂的文化现象的研究,不是某一、两个学科所能解决的。法国大革命时期的启蒙思想家伏尔泰、蒙田、卢梭、孟德斯鸿等都曾对有史以来的文化现象作了初步探讨,但这种探讨只停留在表面状态,谈不上有科学、系统的文化理论。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德国古典哲学家们则从道德意识、审美意识及宗教观念的角度出发去认识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与现状,仍然没能从文化的规范、文化结构、文化功能及模式等对文化科学有至关重大关系的问题去思考。但上述思想家对文化的研究引起日后某些学者的瞩目。19世纪中后期,一些学者开始将学术视野拓宽至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科,出现了交叉性学科,文化科学就是这一时期交叉学科出现的例证。黑格尔首先提出了“文化科学”的概念。1843年,德国学者克莱姆(1802-1867)的《普通文化史》、以及10年后的《普通文化学》敲开了文化科学的大门。对创立文化科学贡献最大的当属英国著名文化学家泰勒,他的《原始文化》(1871年出版)一书不仅对“文化”概念进行了限定,而且探讨了文化的起源、文化的区域划分等间题,堪称现代文化学的奠基之作。其后100多年间,又有弗雷泽、克鲁伯、马林诺斯基、汤因比、施本格勒、列维?斯特劳斯、本尼迪克特、李凯尔特、卡西勒等学者的努力、使文化科学形成了一门包含考古学、民族学、历史学、宗教学、哲学、社会学、人类学、民俗学、神话学、语言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的交叉性学科。
  最初的文化学致力于原始文化,尤其热衷于对带有原始社会遗迹的现代部族的研究。这种状况是由于帝国主义对殖民地人民统治的需要决定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出现了整个世界之间的沟通,人们被迫从广阔的文化背景去研究本民族、本地区以外的人的历史和现状,这就促进了文化科学的进一步蓬勃发展,也迫使文化科学的研究重点偏离了原始文化。当前在西方,研究文化学是一种时髦,在苏联、东欧、日本及东南亚等地区,文化学也是引起社会关注的颇俱吸引力的学科。

 

文化中的“亚文化”


  欧美学者认为,任何群体,凡在某些方面与社会主导性文化的价值体系不同者,都被称为亚文化。亚文化产生的原因很多。从事不同职业的人形成不同的职业亚群体,各社会阶级常形成各自的亚文化,宗教群体有时也拥有与主导性文化不同的价值体系。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些群体各具有自己的价值观,而这些价值观则散布在种种主导性文化信仰之间。它们并不否定主导性文化,仅仅是忽视其某些方面,并以自己特有的形态补充主导性文化。当这种亚文化占主导地位时.它就成为主导性文化的替代性文化。
  亚文化通常会产生特殊的生活方式、语言和价值体系。如在美国,移民群体保存了许多自己原有社会的价值观:讲家乡语言,在美国自由随便的习惯前仍持刻板的处世方式,死抱着旧式宗教,注重旧世界家庭生活的牢固性,这些都是移民亚文化的一部分。
生活在某些群体内的人发现由于自己极少与外界接触而形成了一种亚文化。职业军人、寺院里的僧侣、寄宿学校和学院的学生、以及在押犯人和精神病院的病人等等,常常会形成带有自己价值的亚文化及特殊的语言和生活方式。既然亚文化是如此普遍地存在,因此有理由认为一个复杂的社会是亚文化的集合体,因为这些亚文化具有足以使它们结合在一起的共同特征,尤其是政治和经济上的相似性。

 



                         

会 员 作 品

 
 
 
 
 
 
 
 
页面功能 【收藏本文】【字体: 】【】【关闭
期 刊 电 子 版
2006年增刊
2006年第2期
2006年第1期
2005年第4期
2005年第3期
2005年第2期
2005年第1期
2004年第4期
2004年第3期
2004年第2期
2004年第1期
 
世界文艺杂志征订电话:010-81911642
www.wlaap.com 《世界文艺》杂志社 版权所有